由作者爱吃卤猪头肉撰写的小说《龙骧铁卫》,主角是林峰赵刚,故事情节生动引人入胜,细节描写到位。这本小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让人有一种想一直看下去的冲动。屏幕上还停留在她和父母在兵马俑前的合影,照片里她举着小提琴,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龙骧铁卫》精选:
警报声像一柄生锈的锯子,狠狠锯着林峰的耳膜。
他蜷缩在长城防御带第73号碉堡的射击孔后,指甲深深抠进合金地板的防滑纹路里,
那里还残留着前一任驻守士兵刻下的五角星,边角被无数人的指尖磨得发亮。
透过三层防弹玻璃,能清晰看到紫黑色的孢子云正从月球背面涌来,
像打翻的墨汁浸染着深蓝色的天鹅绒,云团边缘闪烁的电光噼啪作响。
每道火花都对应着一次小型空间撕裂——那是虫族跃迁引擎留下的能量残留。
三天前在火星轨道,这种云团曾吞噬过整整一个整编舰队。“新兵蛋子,发什么呆!
”班长赵刚的军靴踹在他**上,靴底的防滑钉刮过动力甲的合金外壳,
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虫族先遣队还有三分钟突破同步轨道,
不想变成它们的养料就给我架好粒子炮!”老班长的战术头盔侧面有道月牙形的疤痕,
那是五年前在火星殖民地战斗时,被跳虫螯肢划开的纪念。
当时他徒手扯断了那只跳虫的颈椎,从此得了个“拼命三郎”的绰号。林峰猛地回神,
机械臂带动着沉重的外骨骼装甲,将口径88毫米的粒子炮推到射击孔。
装甲关节处的液压杆发出嘶嘶声,
这是“龙骧军”列装的最新型“麒麟-III”型动力甲。
左肩的能量护盾发生器还在闪烁着预热的蓝光,
腕甲内侧的显示屏跳动着他的生理数据:心率120,肾上腺素含量0.8μg/ml,
神经同步率87%。三个月前他还是江南航天大学的大三学生,
正在实验室调试月球车的机械臂,手里摆弄的是精密的传感器。
现在掌心握住的却是能撕裂太空的粒子炮,这种身份的切换比动力甲的神经接驳还要生硬。
接驳时那种数万根纳米探针刺入脊椎的胀痛,此刻还在骨髓里隐隐作祟,
像有无数只蚂蚁在啃噬神经。“看那里!”观测手刘晓彤的声音带着哭腔,
她的战术目镜正投射出放大百倍的全息影像,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指节捏得发红。
“无数纺锤状的生物飞行器正冲破云层,表面覆盖着黏液的甲壳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尾部喷射的绿色酸液在太空中留下长长的轨迹,那是虫族的‘跳虫’单位,
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冲击防御带!”女孩的睫毛上还挂着露珠,
她入伍前是西安音乐学院的学生,小提琴拉得极好。
昨天轮岗时还在碉堡里用口琴吹过《月光奏鸣曲》。赵刚啐了口带血的唾沫,
猩红的液体在无重力环境下凝成小球,他抬手抹掉嘴角的污渍,
右耳在昨天的突袭中被跳虫的螯肢划伤,现在还缠着浸血的止血带:“启动‘火墙’协议,
把粒子炮的功率调到110%,给这些外星杂碎尝尝咱们‘龙骧军’的厉害!
”他按下战术腰带上的红色按钮,碉堡顶部的自动防御系统发出嗡鸣,
十几门速射炮从隐蔽舱弹出,炮管转动时的机械声像野兽的低吼。
老班长突然拍了拍林峰的肩甲,声音难得放缓:“别怕,新兵蛋子,记住,咱们背后是地球。
”林峰的神经接驳装置突然传来刺痛,这是动力甲与大脑皮层同步的正常反应,
就像有人用冰锥轻轻凿着后脑勺。他盯着战术目镜里不断跳动的数据:距离120公里,
速度30马赫,数量约5000只,呈楔形编队推进。
粒子炮的充能进度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爬升,红色的数字从60%跳到70%,
像倒计时的死亡钟在眼前跳动。装甲的散热系统开始工作,
冷却液在管道里流动的声音清晰可闻,
带着一股淡淡的杏仁味——那是乙二醇防冻液的气味。
和他小时候父亲修汽车时闻到的一模一样。父亲是个老汽修工,总说“机器要保养,
人心要温暖”,此刻这句老话突然在脑海里盘旋。“30秒接触!
”通讯频道里响起指挥官王勇的吼声,背景音是密集的爆炸声,像是有人在耳边燃放串炮。
“各单位注意,自由射击,优先摧毁酸液喷射单位!
”王勇是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调过来的老兵,左臂的机械义肢是去年在木星轨道战中换的,
钛合金外壳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都是他牺牲的战友。据说他能单手捏碎跳虫的甲壳,
上个月的表彰大会上,他还表演过用机械臂拧断十根钢钉。林峰扣下扳机的瞬间,
粒子束在枪管里凝聚成刺眼的白光,能量流过枪身的震颤顺着动力甲传到骨髓里。
穿过射击孔的刹那,他清楚看到一只跳虫的复眼在能量冲击下爆裂,
绿色的体液像喷泉般飞溅,有几滴溅在防弹玻璃上,迅速腐蚀出蜂窝状的孔洞,
发出滋滋的声响。动力甲的反冲力让他后退了几步,后背重重撞在碉堡的舱壁上,
胸腔传来阵阵闷痛,像是有块烧红的烙铁压在肺叶上。他想起新兵训练时,
赵刚说的“每次射击都是和死神握手”,现在才明白这句话的重量。“它们在分群!
”赵刚的吼声震耳欲聋,他正操控着四联装机关炮疯狂扫射,炮管因为过热而泛着红光,
枪管上的温度传感器已经飙到280℃。“西北方向出现缺口,
71号碉堡的火力网断了,请求支援!”老班长的额头上青筋暴起,
战术手套的虎口处已经磨破,露出里面渗血的皮肤。林峰转动炮口的瞬间,
战术目镜突然弹出刺目的红色警告框:后方10公里处出现高强度生物信号,
能量反应相当于三个核聚变反应堆。他猛地回头,透过碉堡顶部的观察窗,
看到三只体型庞大的“坦克虫”正从月球背面的尘埃里爬出来,
它们的甲壳厚得像远古时期的战列舰装甲,表面布满不规则的棱形凸起。头部的口器张开时,
露出几圈螺旋状的牙齿,每颗牙齿都闪烁着金属般的寒光,
那是能咬穿十厘米厚合金装甲的恐怖武器。
上个月摧毁“嫦娥七号”中继站的就是这种怪物,
当时整个中继站的12名工作人员无一生还,
最后传回来的只有一段满是杂音的求救信号。“妈的,是重装单位!
”赵刚的机关炮突然哑火,卡壳的高爆弹卡在枪管里冒着青烟。他一脚踹在炮身上,
骂骂咧咧地掏出备用枪管,金属零件碰撞的声响在紧张的气氛中格外刺耳。“晓彤,
扔EMP手雷!对准它们的关节缝,那里是甲壳最薄的地方,厚度只有3厘米!
”刘晓彤颤抖着拉开手雷保险栓,这种电磁脉冲武器对生物电器官有奇效,
但有效范围只有50米,相当于自杀式攻击。她刚要按下投掷按钮,
碉堡的合金门突然发出刺耳的撕裂声,一只跳虫用螯肢撞穿了防御薄弱的连接处,
带着酸液的前肢瞬间刺穿了女孩的防护服。绿色的黏液溅在控制台的屏幕上,
滋滋作响的腐蚀声中,女孩的惨叫声戛然而止,战术目镜从她涣散的瞳孔前滑落,
屏幕上还停留在她和父母在兵马俑前的合影,照片里她举着小提琴,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林峰的大脑一片空白,粒子炮的瞄准镜还锁定着远处的目标,
但他的手指却像被冻住般无法动弹。那只跳虫甩了甩头上的黏液,复眼转动着看向他,
口器里滴落的酸液在地板上蚀出冒烟的小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类似腐烂海藻的恶臭。
他想起昨天轮岗时,刘晓彤给他看的西安羊肉泡馍照片,说等战争结束要带他去**街,
让她爷爷亲手做一碗,配上糖蒜和辣酱。“我爷爷的秘方是加一勺油泼辣子,
”女孩当时笑得眼睛弯成月牙,“他说吃了能壮胆。”“开枪啊!
”赵刚的吼声像一记耳光抽醒了他,老班长正用军刀拼命格挡另一只跳虫的攻击,
手臂上的动力装甲已经被酸液腐蚀出几个大洞,露出里面闪烁的线路,“愣着等死吗!
你想让晓彤白死?”神经接驳装置传来剧烈的疼痛,像是有无数根钢针在刺穿着大脑皮层。
林峰猛地扣下扳机,粒子束从跳虫的头部贯穿,绿色的浆液像喷泉般涌出,溅满了他的面罩。
他看着战术目镜里刘晓彤的生命信号从绿色变成灰色。“防线破了!
”通讯频道里一片混乱,夹杂着爆炸声和惨叫声,“跳虫突破73号碉堡左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