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详情

洛水的诉说

作者:夏春晓 发表时间:2025-10-29 14:15:39

《洛水的诉说》情节紧扣人心,是夏春晓写一部不可多得的短篇言情小说,语言简洁但却生动形象。讲述的是:欢喜生的希望很小很小,那么急那么稠的水,不把人淹死也会呛死。当时,正开展基本路线再教育运动,狠抓阶级斗争。三合庄也住有工……

洛水的诉说
洛水的诉说
作者:夏春晓
主角:青青欢喜
状态:已完结
推荐指数:

《洛水的诉说》精选

一、约会坠河三河口,位于陕西关中东部,是黄河、渭河、洛河交汇处。这里,水面宽阔,

水势如万马奔腾,平时亦是无风三尺浪。河滩上,遍生芦苇,春夏两季,绿波起伏,

秋天芦花似雪,朝映夕照,景色奇丽,实为一大景观。离三河口三里许,紧傍洛河南岸,

有个不大的小村村,名叫三合庄。话说1975年初秋的一个傍晚,生产队收工以后,

吴青青急匆匆回到家里,脸顾不得洗,水顾不得喝,从闲房子拿了柳条笼、弯镰,

对妈说了声:“我去给猪剜笼菜。”便快步出了门。吴青青来了村外,下了河堤,

心不在焉地剜着猪菜,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却不时地东瞧瞧,西望望,看看四下无人,

便直奔那排柳树,那片芦丛。进了芦丛,青青左手卷作筒筒,放到嘴唇上,

随即发出一串“呱……”的水鸟叫声。她声刚落,立刻从附近传来一串同样的回应。

不大功夫,一个小伙子拨开芦苇丛,急急来到青青面前,青青激动地叫了声:“欢喜哥。

”小伙子也叫了声:“青青。”便转身循原路走去,青青紧随其后。

汪欢喜和吴青青同是三合庄人,自小一块长大,又是从小学到中学的同班同学。初中毕业后,

二人一块回乡务农,数年来情深意笃,早已私定终身。无奈,青青父母坚决反对这门亲事。

一来,他们嫌欢喜家太穷。欢喜家共有六口人,父亲长年卧病在床,妈身体也不太好。

他兄弟三人,他为大,这年二十有五,两个兄弟,二喜二十三,三喜二十一,

妹妹四喜也已芳龄十九。虽然家有四个壮劳力,可工分不值钱,一年到头,分的粮不够吃,

钱没得花,至今全家人住的还是他爷爷手里传下来的四间破厦房,日子过的很是窘迫。再者,

青青父母就青青独独一枝花,女儿又长的心疼人。苗条的身躯,白净俊俏的脸蛋,

一条又粗又黑的大辫子直垂腰际,特别是那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谁见了谁爱。

凭着女儿的条件,父母满心盼望青青能攀上个高枝,日后自家老两口也好有个依靠。

当父母知道了女儿和汪欢喜的关系,气就不打一处来。怨女儿糊涂,冒傻气。

爸爸警告青青:说她胆敢再跟欢喜来往,就敲断她的腿,妈也威胁女儿,

说她要是跟欢喜不把关系断了,自己就喝敌敌畏。再加上那年月讲突出政治,

视男女谈情说爱为下流。所以,青青和欢喜在人前头从不敢有啥表示,

只好瞅机会在这芦苇滩约会。汪欢喜和吴青青停住脚,各自寻地方坐下。

这里已近芦苇荡边缘,芦苇稀疏,既无荡内的闷热,又远离外界,不易被人发觉。

距他们十多米开外,即是洛河主河道。眼下正涨水,湍急的浊流一泻而下。水流冲刷河岸,

不时传来阵阵掉崖声。汪欢喜自衣袋取出几个烧熟了野鸭蛋,将一个剥了皮,

递到青青口边说:“青青,吃野鸭蛋。”吴青青接过的野鸭蛋,掰下蛋青给欢喜,

自己吃蛋黄。她永远记得,两人第一次约会,第一次吃烧野鸭蛋。青青说她爱吃黄,

不爱吃青,欢喜却说自己不爱吃黄,专爱吃青。青青问他为什么?他说蛋青蛋青,

因为有个青字,他才爱吃,爱吃青青!羞得青青一头扎进小伙怀中。以后,二人约会,

但吃野鸭蛋,就总是青青吃蛋黄,欢喜吃蛋青。两人吃罢烧野鸭蛋,

汪欢喜问青青:“你今上午去见面了?”“嗯。”“咋,咋样?

”汪欢喜两眼定定地望着青青,一颗心提到了喉咙眼上,静等青青回答。

青青一双眼珠儿转转,故作平静地答道:“还可以。”“啥?!”汪欢喜“唿”地立起,

急切切冲青青道:“你看上他了?你同意了?你愿意嫁给他了?那你为啥还要来见我?你走!

你走!”青青不动。“好,你不走我走!”汪欢喜说着转身就走。吴青青“扑哧”笑出了声,

急忙上前拦住他说:“你真是个醋罐子,人家跟你开个玩笑你也当真。

”汪欢喜松了口气说:“咋,你没同意?”“哪里,是人家不同意我。”“什么?

”汪欢喜吃惊地问吴青青:“他不同意你?”“真的。”接着,吴青青告诉汪欢喜,

今上午她随姨妈去跟男方见面,任人家说这说那,她只是低了头,作出一副害羞状态,

口里“嗯、啊”地应着,内心却在打着主意。末了,小伙子误以为她同意了自己,

和她商量道:“你要没意见,咱们定婚的日子是不是就放在八月十五?

因为那天正好我爷过72岁大寿。”她这才抬起脸,

憨憨地反问人家:“八月十五赶到哪一天?”小伙子不悦,

好笑道:“八月十五就是八月十五么,还能赶到大年初一?”“噢。”她点点头,

又接道:“过寿就是过生日,我们那叫上墙。你爷上了今年72岁的墙,

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上?因为,人常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叫你商量事。

明年你爷就七十三了,说不定到时候,早就让闫王爷给叫去哩!”小伙子立时大怒,

拂袖而去。回来的路上,姨妈一直脸恼恼着,斥怒地:“死女子,平时灵的那灵,

咋一到事上就迷了?尽说些撂包子话!”她却还故意清白装糊涂地说“姨妈,我咋啦?

人家说八月十五要跟我订婚呢。”姨妈怒道:“订你个鬼,人家说你是八成、二杆子!

”青青讲罢,咯咯笑个不停。欢喜这才一颗心落到了肚里,

也边笑边道:“你可真是个调皮鬼!”话一落点就要上前拥抱亲吻青青。

青青仍咯咯笑个不停,爬起身就跑,欢喜随后紧追。看看到了岸边,欢喜急喊:“小心掉崖!

”也是活该他倒霉,他刚喊完这声,没留神自己双脚正好踏上一方裂土,“哗啦”,

裂土掉崖,他便随裂土坠入河中,没入了急流。青青见状,

拼命狂喊:“欢喜哥——欢喜哥——”但是,一任她喊破喉咙,哪里还有欢喜的踪影?

二、落水之后女儿一夜未归,青青妈先还以为昨傍晚自己出去串了会门,青青剜猪菜回来,

不见自己,出去找女伴耍,晚上就和女伴住在了一起,没回家睡。第二天清早,

生产队上工钟都敲了,仍不见女儿回来取工具,她怕女儿睡过了头误上工,便忙出去寻找。

可是,她问遍了所有和女儿要好的姑娘,大家都说没见人。青青妈又赶紧回到家,

去闲房子查看,发现柳条笼和弯镰都不在,方知女儿昨傍晚出去剜猪菜根本就没回来。

她立时慌了神,河滩那么大,除过秋庄稼便是芦苇,整个一座青纱帐,河里又正涨水。

一个姑娘在河滩整夜不归,肯定出了啥事。青青妈心急火燎地寻见老伴,告诉他不见了女儿,

并说了自己的担心,老汉一听,也吃惊不小。说了句:“我去找”,拔脚就要奔河滩,

青青妈急忙拦阻他,说:“那么大的河滩,你一个人咋找?快告诉队长去,叫他多派些人。

”听老伴说的有理,老两口寻着队长,说了女儿的情况,队长马上派下男女几十号人,

随青青父母一起下河滩找人。众人来到河滩,一边分头四处寻找,

一边此一声彼一声地呼喊:“青青——青青——”但却无任何一点回应。后来,

有人发现了青青的柳条笼,那笼卡在一方半浸在水中的掉岸和河岸的裂缝中,

有人便断定:糟了,青青肯定是随掉崖落水了。青青父母嚎啕大哭。众人劝住老两口,

继续往下游寻去。大家心里明白:要是青青真落了水,十有八九凶多吉少,寻不着活人,

寻着尸首也好。待寻到三河口,人们突然发现,青青正立在岸边,赤着一只脚,

浑身像个泥猴,披头散发,傻子般呆呆望着眼前那一派浊浪黄波。原来,

昨傍晚欢喜落水没了踪影,青青追着水流,一路奔跑,一路呼喊,跌倒爬起,爬起跌倒,

几次误入泥潭,几次挣扎爬出,跑丢了鞋子,挂破了衣衫,直跑到三河口,再无路可去,

才停住了脚步,在岸边整整站了一夜。当下,众人呼喊着奔向青青。

青青妈一把将女儿搂入怀中,连哭带说道:“青青,我的孩子,你这是怎么了?

你这是怎么了?”青青却木呆呆不发一言。就有人劝青青妈说,姑娘怕是吓着了,

还是先回家去,有啥话以后再问。几个青年人便轮换着将青青背回家去。对门二婶,

隔壁三嫂,帮青青妈为青青洗了澡,换了衣服,梳好头,青青妈又做了鸡蛋絮絮,

让女儿喝了,青青才渐渐恢复过来,开口叫了声:“妈!”便一头哭倒在妈妈怀中。

青青妈忙扶起女儿,连声问:“青青,给妈说,到底咋回事?”青青不敢实话实说,

又心疼欢喜。她硬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想了想说:“我在河边剜猪菜,不小心掉到河里,

多亏、多亏欢喜路过,跳下河救了我,可他,可他却被河水冲走了,妈!

”青青重又痛哭失声。青青说话间,她爸也来到跟前。老两口平常虽对欢喜有意见,

但一听说小伙子为救自家女儿而被河水冲走,便不敢怠慢。青青爸当即就去找队长,

讲明情况,让队长想办法寻找欢喜。队长立马派了二十个小伙子,驾了船,

从欢喜落水处至三河口仔细打捞,也没打捞出啥结果。第二天,

队长又派人沿黄河上下各寻五十里,可欢喜仍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绝大多数人都认为,

欢喜生的希望很小很小,那么急那么稠的水,不把人淹死也会呛死。当时,

正开展基本路线再教育运动,狠抓阶级斗争。三合庄也住有工作队,队长叫向同发。

向同发本是个不甘寂寞的人,一心想在运动中大显身手。无奈,三合庄既无地主富农,

又无反坏右,阶级斗争实在无从抓起。正当向同发为自己工作干不出成绩而犯愁时,

恰好听说了汪欢喜为救落水的青青而下落不明的事,并且,不少人认为汪欢喜必死无疑。

他一下子来了精神,认为这是英雄壮举。他想,自己来三合庄,

虽然在阶级斗争方面做不出啥名堂,但若能发现一个英雄,也是件了不起的事。于是,

他亲自找青青谈话。青青见是工作队长问自己,更不敢改口,仍照自己的原话原说。

向同发还一再要她“详细点,详细点。”访问罢青青,向同发凭着自己写大字报的笔力,

整整熬了一个通宵,一篇题为《时代的赞歌》的文章告成。他在文章中称,

汪欢喜是经过文化大革命战斗洗礼而锻炼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他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

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体现,自然也是基本路线再教育的丰硕成果。

向同发把文章印了许多份,同时发往报社、电台和各有关单位部门,谁料,

竟一下子引起了轰动。报纸刊登,电台播出。随之,

省、地、县的宣传部门、文艺单位的笔杆子们纷纷涌向三合庄。搜集座谈汪欢喜的先进事迹。

作为时任三合庄工作队的队长,又是第一个发现英雄、宣传英雄的向同发,

整天又是接待来访者,又是组织座谈会,出尽了风头。

他还暗中指示三合庄的队长、全队社员,不管是谁,只要能提供一条汪欢喜的先进事迹,

就多记十个工分。于是,欢喜的先进事迹层出不穷,诸如:雨夜替乡亲请医抓药,

为五保户挑水,路上捡一支麦穗也要交公……等等,甚至,连他小时候粘知了、掏麻雀,

也被说成是为革命消灭害虫。有关汪欢喜的先进事迹的报道、文章,一篇接一篇问世,

有的还被编成节目搬上了舞台。英雄更加光彩照人。县委、县革委会联合发出专门文件,

号召全县人民立即掀起一场唱英雄、学英雄的群众运动。之后,又组织了英雄事迹报告团,

团员包括吴青青、汪三喜和三合庄几位男女社员,由县委宣传部长亲任团长,

向同发任副团长,率报告团在全县各公社轮流宣讲。消息传出,

外县和省地一些单位也纷纷来信邀请,一时间,报告团十分红火。汪欢喜成了英雄,

向同发当记首功。他很快便被从一般干部提升为三合庄所属公社的公社革委会主任。

好事也接二连三降临汪家,县委追认汪欢喜为党员,县革委批准他为烈士,

汪家门上钉上了“光荣烈属”的牌牌,县上每月补贴欢喜父母五十元生活费。当时,

正值征兵,汪三喜说要“踏着哥哥的足迹,走完烈士所没有走完的道路”光荣入伍,

妹妹四喜被招进县医院当了副业工。汪二喜本来应留在家里照顾父母,

可他见弟弟妹妹都出去了,自己留在家里太不划算,便再三寻向同发,

让向主任也给他寻个事干,并保证自己工作照顾家里两不误。向同发想了想,

即安排他当了公社的生猪专干。再说吴青青。汪欢喜生死不明,她虽悲痛不已,

但还怀着一线希望,希望也许有一天,欢喜会突然奇迹般出现在她面前。当初,

她谎称欢喜为救自己不幸罹难,原不过是为了自己和欢喜的名声,权作一时的遮掩而已。

后来,她万没有想到事情竟会闹得那么大,以致惊动了上下左右。她害怕了,

怕将来无法收场,几次都想找向同发讲明真实情况,可又没那勇气。再加上但凡有来访者,

都首先要找她了解情况,她骑虎难下,也只好将错就错。待县上组织报告团,

她本想借自己文化浅,没有讲演才能,谢绝参加,可架不住向同发再三做她的思想工作,

并冠以革命的名义,说她参加了报告团,讲好讲坏是水平问题,

而参加不参加却是对待英雄的立场问题。她父母也极力鼓动她参加报告团。

父母一来想让女儿借此机会能出人头地,二来更希图那每天8毛钱的误工补贴。

吴青青参加了报告团,刚开始,怎么也张不开口,后来慢慢习惯了,竟还讲出了水平。因为,

讲的次数一多,事情倒像成了真的。在青青心目中,渐渐真的以为欢喜已不在人世,

从而更加重了她的悲痛,更增加了她对欢喜的深切怀念。宣讲时,每讲到动情处,

她常常声泪俱下,赢得听众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三个月下来,

她不光伴着英雄事迹的传播而声名大振。她人也大变。三个月来,她锻炼了口才,

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脸蛋更加白净俏丽,身材更加丰满动人。报告团解散,

青青被收转为县银行职工。姑娘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来信,其中自然不乏求爱者。

特别是本县革委会副主任李光甫的大公子也看中了青青,并且连连发动进攻,紧追不舍,

向同发听到了消息,便主动充当起红媒。他跟青青父母一说,青青父母求之不得,满口答应。

青青心里却矛盾得厉害。李主任的大公子她见过,小伙子名叫李进良,无论讲人才,

还是讲品行、才学,都满可以。无奈她心中总忘不了欢喜。每每更深夜静,她面对孤灯,

禁不住自我慨叹,临窗洒泪。她慨叹欢喜福薄命浅,怨他去的太匆忙,

如果他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哪怕他是个傻子、残废,自己也绝不会嫌弃他,

也会养活他一辈子,陪伴他终生,可他却去了……青青一时拿不定主意。

向同发三天两头上门劝导她,父母更是着急,好说歹说,要她千万不可错过机会,

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青青终于被说动,和李进良订了婚。

青青的婚礼定在第二年的“五一”,距欢喜出事的时间将近十个月。

就在她临过门的头天傍晚,她又悄悄去了洛河滩。青青来到自己过去常和欢喜约会的地方。

她触景生情,想起了过去两人相处的日子,想起了那一次次甜蜜的拥抱接吻,

想起了双方那说不尽的知心话,那山盟海誓,而今却物是人非,泉壤相隔,不禁悲从中来。

青青双手撮土,堆起了个小土堆,权作欢喜的坟丘,然后又掏出自己随身带来的纸钱,

一边慢慢烧化,一边声声泣诉:“欢喜哥,我明天就要进人家的门了,

你的在天之灵不会怪我吧?欢喜哥,你放心,我的一颗心早已给了你,

我今生今世都不会忘记你。今后,每年清明节,我都会来看你,都会来给你烧纸,欢喜哥,

你、你就安息吧!”青青泪如泉涌,哭倒在土丘前。三、烈士未亡从河滩回来,天已经黑了。

因为女儿明天要出门,父母都过女儿房子来陪青青说话。母亲教导女儿一番为媳之道,

见青青没精打采,以为这一向她因忙自己的婚事太劳累,便和老伴回了自家房间。父母走后,

青青躺在床上,心里七上八下,怎么也难以入睡,泪水不断线地潸潸而下。

桌子上的马蹄表也滴嗒嘀嗒走个不停。看看时近半夜,青青才说朦胧睡去,

突然听到低低的敲门声,她立时警觉,“唿”地坐起,压低声音厉声问:“谁?!

”敲门人亦压低了声音,急切切回答:“青青,快开门,是我,欢喜。”“啊!”青青大惊,

半会才结结巴巴地接问:“欢、欢喜,你,

你不是……”就听门外人笑笑答:“你是说我不是落水淹死了,我没有,我还活着,

我刚从外地回来,你快开门,我有话给你说。”青青壮起胆子,下床开了门。

进来的果然是欢喜,两人立时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之后,青青偎依在欢喜怀中,

哭着说:“你怎么現在才回来?这么长时间你都在哪里啊?你都在哪里啊?”欢喜扶起青青,

又为她擦去泪水,这才告诉她——原来,当初他落水以后,尽管他水性好,

但因那阵河水太稠,浮力很大,水流又急,他飘在水面上就像一片树叶,根本控制不了自己,

只好顺流而下。他也曾向青青大声呼救,却没有任何回音。青青接道:因当时天已渐渐黑了,

再加上那涛声阵阵,水面上又弥蒙着潮气,自己根本啥也听不到、啥也看不到。欢喜继续说,

自己很快被冲到三河口,三河口的浊浪涡流,直搞得他晕头转向,他硬是拼了命地挣扎,

才闯过了鬼门关,飘入黄河主航道,继续向下游飘去。此时,他已精疲力尽,

看看就要支持不住,幸亏碰上一支山西的船队将他救上船去。待他恢复过来,

人家问他是哪里人?因何落的水?他自然也不好意思实话实说,只说自己是陕西人,

因在河边行走,不慎落水。他在船上待了两天,结识了一位做皮货生意的蒙古人。

二人谈的投缘,那蒙古人问他愿不意意给自己当帮手,保证他有大钱赚。他想起自己因家贫,

长年卧病的父亲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因家贫,不能和自己心上人结合的苦处,

牙一咬就答应了下来。近十个月的光景,他一直跟那蒙古人跑生意,确实赚了一笔钱。

这期间,他也曾多次想给家里、给青青写信,告知他们关于自己的情况,以免亲人悬念。

但是,他却又害怕,害怕村里人知道了自己的消息,更怕传到工作队那里,

自己会被抓回去割资本主义尾巴。假如真那样的话。自己的一切打算、希望,可就全得泡汤。

所以,他深深按捺下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只想等钱挣够了,就马上回家。谁料,

就在一星期前,那蒙古人回乡探亲,被当地革委会抓获,判以投机倒把罪,关进了监狱。

他侥幸脱身,便匆匆赶回家来。他下午在县城下车后,不敢大白天进村,直磨蹭到天黑,

才徒步五十里走回三合庄。因为他家在村巷深处,青青家在村口,

他从青青家门口路过、发现青青的房子灯还亮着,四周又无动静,便悄悄翻墙而过,

前来与青青相会。欢喜讲完自己的经过,随即从身上掏出厚厚两扎人民币,放到青青面前,

高兴地说:“青青,我挣了两千多块,足够我们结婚用了,明天我就托人去给你父母说。

”不料,青青却泪盈盈地回答他两个字:“迟了。”欢喜立时大惑不解地问道:“青青,

你说什么?什么迟了?你说这话啥意思?”“因为,因为你已经成了烈士。”“什么?

我成了烈士?!”欢喜又吃惊又好笑地接道:“你开哪门子玩笑,我明明活的好好的,

怎么会成了烈士?”“你不知道,你不知道,”青青哽咽有声,痛苦地哭道:“我说迟了,

就是迟了。”少顷,青青止住哭声,向欢喜讲述了他失踪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最后,

她泪流满面地说道:“欢喜哥,都是我不好,我对不起你。”欢喜听的呆了,

好半天才回过神来,伤心透顶地对青青说道:“这么说,你明天就要嫁人了,

我的确回来迟了,回来迟了!”青青愈发痛心地哭道:“欢喜哥,你打我吧,骂我吧,

你杀了我吧!”“嘿嘿,嘿嘿!”欢喜神经质地傻笑着,停会又接道:“我成了烈士,

青青要嫁人,**有意思,**有意思!”说着,拿起那人民币就扯,就撕,

然后把撕碎了的纸钞票随手甩去,对青青说了句:“祝你们幸福!”即怒冲冲夺门而去。

“欢喜哥!”青青追出门口,眼见欢喜没入深深夜色,顿时瘫软在地。青青的呼叫,

惊醒了住在上房的老两口。老两口边叫着:“青青。”便急急起身出屋。

见女儿失魂落魄的可怜样,忙问:“青青,咋的啦?咋的啦?出了啥事?

”青青只是泪流不语,呜呜哭着跑回房子。老两口跟进女儿房间,老汉一脸严肃地,

问女儿:“青青,你刚刚在叫谁?”当妈的也劝导青青:“好娃呢,这里没外人,

就我跟你爸,究竟出了啥事,你可要跟我们说实话。刚刚我跟你爸好像听见你叫谁的名字,

相关文章
白月光归国,三亿分手费甩错人?
白月光归国,三亿分手费甩错人?
主人公是傅砚深沈星野钟晓文的小说《白月光归国,三亿分手费甩错人?》,真的是良心作品,强烈推荐。故事简介:他的目光一直锁在我身上,像是在审视猎物,又像是在期待着什么。倒完酒,他端起第一杯,……
2025-10-29
厌清欢
厌清欢
古代言情题材的小说《厌清欢》,是作者“青云望月仙”精心编写的,该书中的关键人物是卫阶秦玥儿,精彩内容介绍:握住她的手,「玥儿,我不是那个意思。」「那是什么意思!国公夫人这么着急让她来到这登月楼寻你。」「莫不是效仿正室寻夫那套,……
2025-10-29
我亲手毁了闺蜜的婚礼
我亲手毁了闺蜜的婚礼
《我亲手毁了闺蜜的婚礼》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短篇言情小说,是作者桃汁幺幺的一本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苏晴陆辰,讲述了苏叔叔和周阿姨的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周阿姨更是双腿一软,几乎要瘫倒在地,被苏叔叔死死扶住……...
2025-10-29
第十七年后
第十七年后
《第十七年后》是由作者“青柚”创作编写,小说男女主人公是江稚鱼谢瞻,其中主要情节是:张卓沅气的脸颊一阵红一阵白,一点都不绅士的把江稚鱼刚想送进嘴里的蛋糕抢回来,孩子气的转身就往外跑。江稚鱼:…………她满脸……
2025-10-29
认亲当天,我成了全家高攀不起的人
认亲当天,我成了全家高攀不起的人
认亲当天,我成了全家高攀不起的人林国华林诗雪顾景川这是一本及其优秀的一部作品!无论是从作者玖日故事的文笔还是对人物设定,剧情设定,都能够让读者代入进去,精彩内容推荐:“你心里……一定很恨我吧?”她说着,就要伸手抱我。我下意识地退后了半步,避开了她……
2025-10-29
姑奶奶曾名扬天下
姑奶奶曾名扬天下
北木南乔的《姑奶奶曾名扬天下》里面有一些戳到你内心的,很感人。很喜欢姜九笙闫振雷,强烈推荐这本小说!主要讲述的是:青烟袅袅,只见她手指沾了一点朱砂,在端王额头上画了一道符。闫振雷捂着嘴低声惊呼:“这......这是引魂符!我见国师大人……
2025-10-29
我的红娘是异国公主
我的红娘是异国公主
这是一部古代言情小说,讲述了林溪艾米丽程淮在圆月缘的笔下经历了一系列惊险刺激的故事。林溪艾米丽程淮天生具备了超乎寻常的天赋,他面临着来自各方势力的追杀和考验。在这个残酷而神秘的世界里,他必须不断成长并寻找真相。他们之间的对话也开始超越最初的客套和关于艾米丽的话题。他们会聊起各自的工作(林溪惊讶地发现程淮对东方古典艺术颇有研究),……令人屏息以待的结局将震撼你的心灵。
2025-10-29
结婚前夕,未婚妻在给心理医生当狗
结婚前夕,未婚妻在给心理医生当狗
作者“枝南一”创作的现代言情小说《结婚前夕,未婚妻在给心理医生当狗》,讲述的是主角陈谨苏映雪之间的故事,精彩内容介绍:替她扫平一切障碍,没想到,竟活生生养出个白眼狼!可不等我站稳,苏映雪就急不可耐的抓住我的胳膊。“陆珩!你要去哪?!什么……
2025-10-29
侯府挂名夫人
侯府挂名夫人
《侯府挂名夫人》中的人物设定很饱满,每一位人物都有自己出现的价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引出了萧慕寒楚云娇翠微的故事,看点十足,《侯府挂名夫人》故事梗概:第3章“您三思啊**!可千万不能在这个时候惹老人生气。”我闭上眼睛,翻了个身。“就说我病了,起不来床。”翠微还想再劝,……。
2025-10-29
真千金读心后,发现管家是亲哥
真千金读心后,发现管家是亲哥
这本小说真千金读心后,发现管家是亲哥整个故事就像电影一样,小说主角是顾雨柔顾志远宁慕晨,内容丰富,故事简介:她嘴上说着亲热的话,眼神里却充满了警告和敌意。“不过你最好识相点,别想着抢走我的位置,这个家的……
2025-10-29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