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自旧时光》里面的内容这本小说是是星觅吖出的,主角是林晚糯糯陈默,主要讲述的是:糯糯坐在床上,大眼睛里充满了对陌生环境的审视和对林晚的些许好奇。她看了看四周,最后目光落在林晚身上,带着一丝迟疑和本能……
《她来自旧时光》精选:
清晨,林晚在疲惫中醒来,比睡下时更加倦怠。她照例进行着与糯糯重建连接的晨间仪式,但心思却无法完全集中。那两幅画和母亲的话在她脑海里反复回响。
她决定开始一个更系统的方法。她给糯糯准备了一个崭新的速写本,封面上用可爱的字体写着“糯糯的图画日记”。
“宝贝,”她把本子和一盒二十四色的彩笔放在糯糯面前,“以后你每天想画什么,就画在这个本子上,好吗?这是只属于你的日记。”
糯煞似懂非懂,但对崭新的本子和丰富的颜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用力点了点头。
送走过来送菜并唠叨了半天的母亲后,林晚强迫自己坐在电脑前。文档依旧空白,她的注意力却无法聚焦在虚构的故事上。现实中的谜团更具吸引力,也更令人不安。
她打开搜索引擎,输入了“雾隐镇儿童失踪”几个关键词。跳出来的结果大多是一些陈年旧闻和本地论坛的零散讨论。关于上个月邻镇失踪男孩的报道措辞谨慎,只说了警方正在全力调查,呼吁民众提供线索。
她又尝试输入“小斌失踪”和他当年的本名“赵斌”。信息更少了,只有寥寥几条二十多年前地方报纸的电子存档摘要,提到“雾隐镇一名八岁男童于XX年X月X日走失,至今未归”,配图是那张她熟悉的小斌的一寸照,笑得腼腆。
正当她准备关闭网页时,一条不起眼的论坛帖子标题吸引了她的目光:“【讨论】雾隐镇及周边近年失踪儿童名单(非官方整理)”。
她点了进去。发帖人似乎是个本地通,罗列了过去十五年里,雾隐镇及相邻两个乡镇上报的失踪儿童案例,竟然有七例之多。帖子下面跟帖寥寥,大多表示震惊和同情,也有人质疑数据的真实性。发帖人信誓旦旦地声称数据来源可靠,并隐晦地提到“模式相似”,但并未详细说明是什么模式。
林晚的心跳加速了。七例?这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她一直以为小斌的失踪只是个孤立的、不幸的意外。如果这个名单是真的……这意味着什么?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她脑中形成:会不会有一个潜伏的恶魔,在这片看似宁静的水乡地带,活动了二十多年,甚至更久?
她拿起手机,犹豫了一下,拨通了一个号码。那是她手机里存着的、回来前母亲硬塞给她的“有用的人”的联系方式之一——陈默的电话。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起,传来一个沉稳的男声:“喂,哪位?”
“陈默吗?我是……林晚。”她顿了顿,“林阿姨的女儿。”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语气带上了几分惊讶和不易察觉的暖意:“林晚?真是你啊!听说你回来了,一直没空去看看。怎么样,还习惯吗?”
“还好,小镇挺安静的,适合休息。”林晚寒暄着,切入正题,“我给你打电话,是想问问……关于最近邻镇孩子失踪的案子,还有……一些旧事。”
陈默的声音立刻变得谨慎起来:“林晚,案子的事情,我不方便透露太多,有规定。至于旧事……你是指?”
“小斌。”林晚直接说了出来,“赵斌。我昨天跟我妈聊起,心里有点……不舒服。我想看看当年的卷宗,可以吗?”
“小斌的案子……”陈默叹了口气,“卷宗我看过,当年几乎动用了全县的力量,排查了所有可能,但线索太少,最后只能列为悬案。时间太久了,很多细节都模糊了。你看这个,也没什么意义,徒增伤感。”
“我只是想了解一下。”林晚坚持道,“作为……一个老朋友。而且,我现在是写悬疑小说的,或许能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她试图让语气轻松些。
陈默沉吟了片刻:“这样吧,卷宗确实不能给你看。不过,你如果想聊聊,我可以下班后找个时间,我们见面谈。有些情况,或许你知道一下也好。”
两人约在了镇上一家僻静的茶馆。
挂了电话,林晚心情复杂。陈默的谨慎在她意料之中,但他同意见面,又似乎暗示着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她走到客厅,糯糯正趴在地板上,专心致志地画着她的“图画日记”。林晚走过去,坐在她身边。
糯糯今天画的是窗外的小花园,色彩明快,线条虽然稚嫩,却充满生机。林晚稍微松了口气,也许昨天那两幅画真的只是巧合。
然而,当糯糯翻到新的一页,开始用黑色的笔涂抹时,林晚的心又提了起来。
她画了几道弯曲的、平行的棕色线条,像是一条路。路边,她用深绿色画了一些杂乱无章的草丛。在草丛的一个角落里,她用醒目的红色,点了一个小小的点,然后在这个红点旁边,画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倒着的“V”字形,像是一个……蝴蝶结?
“糯糯,这画的是什么?”林晚轻声问。
糯糯头也不抬,用小手指着那个红色的点:“小鞋鞋。”
然后她又指着那个倒着的“V”说:“发卡。”
小鞋鞋?发卡?
林晚的脑子飞快地转动。孩子的鞋子和发卡?这让她立刻联想到了失踪的孩子。邻镇失踪的那个男孩,报道里是不是提到过他当时穿着红色的鞋子?她不太确定。但发卡……如果是女孩的物品呢?
一股冲动驱使着她。她拿出手机,搜索邻镇失踪男孩的详细报道。有限的几张寻人启事照片上,男孩确实穿着一双红色的运动鞋!
她的呼吸几乎停止了。
糯糯怎么可能知道这个?她从未带糯糯去过邻镇,也从未在她面前谈论过这个案子的细节!电视和网络新闻,糯糯更是看不懂。
除非……除非“小影子”告诉她的。
这个念头让林晚不寒而栗。她看着女儿纯真的侧脸,第一次清晰地感觉到,有一股冰冷而未知的力量,正通过糯糯的画笔,试图传递着信息。
“糯糯,”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小影子……还跟你说了什么?”
糯糯抬起头,大眼睛里一片清澈,她歪着头想了想,说:“小影子说……找不到家了。水里……黑。”
水里黑!
这三个字像冰锥一样刺进林晚的心脏。她猛地想起昨天糯糯梦呓中的那句话——“河里很冷”。还有她梦中那片深不见底的水。
这绝不再是巧合。
她几乎是冲回书房,拿出那个存放糯糯画作的文件夹,将之前那幅“无面小人与红窗”和今天的“小路与红点”并排放在一起。
混乱的线索开始在她脑中盘旋、碰撞。红色的鞋子……发卡……水……歪脖子树……没有面孔的孩子……
她需要一个答案。
下午,林晚提前到了与陈默约定的茶馆。她选了一个最里面的卡座,心神不宁地搅动着杯里的柠檬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