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小说乱世医心张小凡慕容雪整个故事就像电影一样,一个个画面构建了整个作品。故事很美好,看了意犹未尽!小说精彩节选独眼汉子怔怔地看着这一幕,突然跪倒在地,声音哽咽:“先生······先生不惜性命救人,我等却······畜生不如啊!”……
《乱世医心》精选:
战火终究没有烧到这座城池。前线传来消息,敌军在五十里外突然转向,朝西去了。城中的紧张气氛稍缓,但另一种恐慌如同暗流般开始蔓延——瘟疫再次爆发,而且这次是在城内。
“据说是守城士兵从外面带进来的。”济世堂内,慕容雪面色凝重地对张小凡说,手中的茶盏微微颤抖,碧绿的茶汤泛起细碎涟漪,“已经死了几十人,城守府却**,不许外传。”她的声音压得很低,仿佛怕被窗外的人听了去。
张小凡皱起眉头,放下刚刚整理好的药箱。这个药箱是他特制的,里面不仅有这个时代常见的草药,还有一些他自制的急救用品。“隐瞒疫情只会让情况更糟。病患集中在何处?”他问道,心中已经预感到答案。
“主要集中在城西的贫民区。城守派兵封锁了那片区域,许进不许出。”慕容雪眼中闪过一丝愤怒,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这是要让他们自生自灭。”
“带我去。”张小凡毫不犹豫地说道,已经开始清点药箱中的物品。麻黄、桂枝、甘草······他迅速在心中盘算着可能需要的草药。
慕容雪一愣,秀美的眉头微蹙:“可是封锁区危险重重,而且一旦进去,可能就出不来了。城守下了死命令,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
“那也要去。医者不入疫区,何以抗疫?”张小凡抬起头,目光坚定。在这个陌生的时代,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运用自己的医术救人。
慕容雪注视着他坚定的眼神,终于点头:“好,我与你同去。”
二人带着药箱,穿行在熙攘的街道上。越靠近城西,行人越少,空气中开始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腐臭气息。来到城西封锁线时,只见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严阵以待,长枪交叉,拦住了去路。
“城守有令,任何人不得入内!”士兵面无表情地重复着命令,眼神警惕地扫视着他们。
慕容雪上前一步,白衣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我是慕容雪,济世堂的医师。特来救治病患。”
士兵面露难色,语气稍缓:“慕容**,不是小的不放行,实在是上头严令······”
“若放我们进去,或许能控制疫情;若不放,疫情扩散,全城危矣。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张小凡沉声道,目光如炬。
士兵犹豫片刻,目光在两人坚毅的脸上逡巡,最终还是侧身让开通路:“请······请进。”但在他们进入后,立即示意手下加强封锁,仿佛怕瘟疫从里面逃出来一般。
封锁区内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街道上尸横遍地,有些尸体已经开始腐烂,散发着恶臭。幸存者蜷缩在角落里,眼神麻木,仿佛已经放弃了希望。空气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几只乌鸦在屋檐上发出凄厉的叫声,时不时俯冲下来啄食尸体。
张小凡立即开始工作。他检查了多名患者,发现这次的瘟疫与之前两次都不同,症状更凶险,病程更急。患者多有高热、咳血、淋巴结肿痛等症状,死亡率极高。
“像是鼠疫。”他低声对慕容雪说,心情沉重。在这个医疗条件落后的时代,鼠疫几乎是死亡的代名词。
“鼠疫?”慕容雪对这个名词感到陌生,但从张小凡凝重的表情中读出了危险。
“就是人们常说的黑死病。”张小凡解释着,同时快速在脑海中搜索着治疗方案,“发病急,传染强,死亡率高。”
慕容雪脸色发白,但她很快镇定下来:“那可有医治的方法?”
“难,但并非不可能。”张小凡开始翻找药箱,“需要大剂量的清热解毒药,配合对症支持。”
他们选择了一处相对干净的院落作为临时医馆,慕容雪的几名忠实随从也冒险送来更多草药。张小凡将现代医学的隔离理念与中医治疗相结合,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所有医护人员用浸过药水的布巾蒙住口鼻。
“为什么要这么做?”一名年轻学徒不解地问,手上还在忙着捣药。
“瘟疫通过呼吸传染,掩住口鼻可减少风险。”张小凡解释,同时示范正确的佩戴方法。他注意到慕容雪虽然眼中带着疑惑,但还是带头照做。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小凡发现慕容雪的这些奇怪方法确实有效,连日来与他们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无一感染。这个发现让她对张小凡的医术更加好奇。
治疗极为艰难。药物短缺,重症患者往往服药后也只能暂缓症状。每天依旧有人死亡,尸体不得不就地火化,黑烟终日不散。张小凡不得不调整药方,用更容易获得的草药替代稀缺草药,同时加大针灸和放血疗法的使用。
这天傍晚,张小凡正在全力救治一个昏迷的孩童。孩子约莫七八岁,脸色青紫,呼吸微弱。他刚给孩子施完针,外面突然传来喧哗声。几个手持棍棒的壮汉闯入院落,为首的独眼汉子满脸戾气。
“就是他们!放火烧尸,触怒鬼神,才让瘟疫不停!”独眼汉子指着张小凡骂道,手中的棍棒挥舞着,带动一阵风声。
“对!赶走他们!求神宽恕!”众人附和,情绪激动。连日来的恐惧和绝望在这一刻爆发,他们需要找一个发泄的出口。
慕容雪上前理论,声音依然保持着一贯的冷静:“我们在救人,烧尸是为了防止瘟疫扩散······”
“胡说!分明是你们带来了厄运!”独眼汉子挥棍打翻药罐,黑色的药汁四溅,在地上晕开一片深色,“滚出去!”
人群骚动起来,更多的病人加入**队伍。场面一度失控。
张小凡放下手中的患儿,缓缓起身。他没有争辩,而是走到一个重症患者身边,扶起对方,继续喂药。他的动作沉稳如常,仿佛周围的骚乱与他无关。
“你干什么?没听见我们的话吗?”独眼汉子怒道,举起的棍棒却在半空中停顿。
张小凡头也不回,继续着手上的动作:“我要救人。你们若要打,等我救完再打。”
他的平静让骚动的人群稍稍安静。慕容雪也默默走到另一个患者身边,继续诊治。这种无声的坚持,反而让**者不知所措。
独眼汉子愣在原地,举起的棍棒慢慢放下。
就在这时,那个被张小凡喂药的患者突然剧烈咳嗽,一口黑血喷在张小凡胸前。浓稠的血液瞬间浸透了他粗麻制成的外衣。
现场一片惊呼。接触患者的血液,在这种瘟疫中几乎是必死无疑。
慕容雪惊呼:“张先生!”声音中带着罕见的慌乱。
张小凡却只是擦了擦血渍,继续为患者把脉,调整药方。他的动作依旧沉稳,仿佛刚才什么也没发生。这份镇定,不仅来自于医者的专业素养,更源于他对这种疾病的了解——在现代医学中,鼠疫虽然凶险,但并非无药可治。
独眼汉子怔怔地看着这一幕,突然跪倒在地,声音哽咽:“先生······先生不惜性命救人,我等却······畜生不如啊!”
**的人群羞愧地散去,不少人还主动留下来帮忙。这场危机,反而让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当晚,张小凡开始发热。慕容雪坚持要他休息,他却摇头:“还不是时候,我知道分寸。”他给自己配了加量的药剂,继续工作。令人惊讶的是,第二天他的热度竟然退了。
“你怎么做到的?”慕容雪不敢相信。她亲眼见过无数医者因接触患者而染病身亡。
张小凡虚弱地笑笑,脸色依然苍白:“我知道这种病的规律,及时用药阻断了病情发展。”他的解释含糊,慕容雪却以为他指的是家传医术,不再多问。实际上,张小凡凭借的是对病原体传播途径的了解和现代预防理念。
疫情在第二十天终于得到控制。新发病例减少,轻症患者陆续康复。封锁区的人们看向张小凡的眼神,如同看待神明。
城守得知消息,亲自到封锁线外迎接他们出来。这位肥胖的官员陪着笑脸,脸上的肥肉堆叠在一起:“张先生,慕容**,二位辛苦了。本官已备下宴席,为二位庆功。”
慕容雪冷冷道:“城守大人不必了,济世堂还有病人等着我们。”她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显然对城守之前的做法很不认同。
回济世堂的路上,慕容雪突然问道:“那天你被喷了一身血,真的不怕吗?”
张小凡望着街道上逐渐恢复生机的人群,轻声道:“怕,但医者要有担当。在这个乱世,我们不仅要治病,还要治心。”
慕容雪若有所思,目光在他侧脸上停留良久。
此后数月,张小凡与慕容雪并肩行医,足迹遍布周边城镇。张小凡的现代医学知识与慕容雪的精湛医术相结合,救治了无数生命。他的名声渐渐传开,人们称他“再世扁鹊”。而慕容雪心中的疑惑也越来越深。张小凡的医术远超这个时代,他的理念、方法,甚至某些用语,都显得格格不入。但他治病救人的仁心,却又如此真实。
这晚,月华如水,二人坐在院中整理医案。慕容雪终于忍不住问道:“张先生,你究竟从何处来?”她的声音很轻,仿佛怕惊扰了这静谧的夜色。
张小凡手一顿,知道这个问题再也回避不了。他抬头望向满天繁星,良久,才缓缓道:“如果我告诉你,我来自千年之后,你信吗?”
他本以为慕容雪会以为他疯了,谁知慕容雪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目光清澈如泉:“继续说。”
张小凡于是简单说了自己的来历,如何研究中药纳米制剂,如何意外穿越。慕容雪听得极为认真,不时提问,问题都切中要害。
“所以,你知道这场乱世何时结束?知道······我们的命运吗?”慕容雪轻声问,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张小凡摇头:“历史只记大势,不记小事。我知道这个时代终将过去,但不知道具体的人和事。”
慕容雪沉默片刻,忽然笑了,笑容如月色般清冷动人:“不知道也好。若知天命,反而束手束脚。”
她的反应让张小凡惊讶:“你······相信我说的?”
“你的医术,你的理念,若非来自未来,又如何解释?”慕容雪目光清澈如水,“重要的是,你来了,救了许多人。这就够了。”
张小凡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个陌生的时代,终于有人知道他的秘密,并且接纳了他。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敲门声。一个满身血污的士兵跌跌撞撞地冲进来,盔甲上还带着刀剑的划痕:“张先生,慕容**,不好了!前线大败,伤兵营爆发瘟疫,将军请二位速往救治!”
二人对视一眼,立即起身准备药箱。乱世尚未结束,他们的征途,也还在继续。而这一次,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加严峻的考验。
在离去前,张小凡不经意间瞥见街角闪过一个黑影。那身影迅速消失在夜色中,但他分明感觉到了一双眼睛正在暗处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这个发现让他心中一沉,隐约感觉到,这场突如其来的求救,或许并不简单。







